2015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我不想要期中考,可以嗎 (二):研究報告篇


除了考試外,大學中「報告」也是常常作為寫作業也是一個挺令人煩惱的事情.雖然,每個老師對何謂「一個完整的報告」的標準與定義不一,但是基本上研究型報告仍有相當程度的結構,幾個部分是報告中必須的,尤其「研究問題」、「文獻回顧」、「研究方法」與「研究發現」這幾個部分。以下逐一詳細述之。

一、摘要
  • 簡單敘述這個研究整個研究的問題、目的、用了什麼方法收集資料,以及究竟你在這個研究中發現什麼?做了哪些結論.
  • 一般而言,中文摘要約300-500字間,英文摘要約 300字左右。並且最好找五個以內與你研究相關、可以「一字以敝之」的關鍵字。
二、研究動機與研究問題
  • 「為什麼想做這個研究」:通常,你對某一個研究起興趣,起于對於一現象的觀察或疑問。例如,潤華對珍珠奶茶的興趣源自于當留學生時觀察到「珍珠奶茶」變成「台灣文化」的重要代表感到好奇,想了解為何是珍珠奶茶?為何不是其他食物?等疑問。
  • 你發現的疑問?想要解答的問題? 問題可能不只一個,但一般而言,一個小論文或一個課堂報告,包含一個到兩個研究問題就很夠了。
三、文獻回顧與探討
  • 了解究竟有哪些人做過相關研究?哪些相關的報導?有可能來自非自己熟悉的領域。
  • 跟你研究相關的相關文獻或報導有哪些?論點為何?
  • 這些報導將關注放在哪些議題上?做了什麼論點?呈現哪些觀點?
  • 用自己的話以及觀點評論相關文獻:延伸討論?不同地方的經驗?
  • 本研究在研究地圖中的定位?了解本研究與其他文獻之間的關係。這個部分多半放在更高年級甚至碩士班的研究報告上,要了解你自己作的報告如何與他人的研究發生關係?
四、研究方法及步驟
  • 回答「研究問題」需要哪些資料:史料?生活經驗?個人觀點?數值資料?地圖?
  • 哪些研究方法可以獲得這些資料:文獻研究?深度訪談?問卷調查?焦點對談?
  • 安排整個研究流程與步驟的進行?如何進行?
五、研究結果
  • 這應該是整個報告最重要的地方,請用幾個大點條列你的主軸,接下來在每個主軸下詳細說明。並且大點之間請儘量思考點與點之間的前後關聯以安排順序。
  • 這部分應該是邏輯最大的訓練與展現。
六、結論
  • 總結前面所有的論點,並且再次強調你的研究結果以及你所在這篇研究報告中所提出的觀點。
  • 如有可能,並可以提出可能可以繼續進行的後續研究。
七、參考文獻
  • 你用了哪些文獻?書籍?報章雜誌?網路資料?公文?政府公報或相關調查資料?都需要逐一條列,以供有興趣的人繼續追蹤。
  • 並且請符合引用或參考文獻的格式!

大致上第三點「文獻回顧」與第四點「研究方法」的順序可以對調,就看各個報告同學們討論起來怎樣的順序最為順暢與符合邏輯為主,並沒有一定死板的規定。

最後,這類型的報告多半是「小組報告」,雖然同學們很習慣與自己熟悉的人一同組隊,但是我仍建議在這四年間有機會常跟沒有默契、不一樣的人共組報告小組,熟悉「與不同人組隊」的經驗,並且從中學習協調、討論、磨合與妥協的經驗。畢竟,常常與不同背景的人合作,這才是社會的現實。請大家從報告開始,脫離都是熟人的舒適圈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